宋学派,指以方东树、唐鉴等为代表的批评当时汉学家以六经为宗、以训诂治经,遵循宋明理学家以义理注释经典的学派。
宋学派治经特点是训释经典注重义理,援引天理、性命为说,兼杂佛、道思想。于诸经中,尤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崇尚程颐、朱熹的经注。
“宋学”即宋代经学的简称。宋学作为经学史上的重要学派,盛行于宋明时期,沿迄至清代初期。其治经特点是训释经典注重义理,援引天理、性命为说,兼杂佛、道思想。于诸经中,尤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崇尚程颐、朱熹的经注。
清初,宋学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不但亲自纂定理学著作,如《周易折中》、《周易述义》、《书经传说汇纂》、《诗经传说汇纂》等,而且重用理学大师。因此,宋学成为清初的官方哲学思想。
乾嘉时,儒经汉疏的研究炽盛,对此,首先与汉学立异维护宋学的则是安徽桐城的方苞、姚鼐、翁方刚等一批从事散文创作的文士。直至称为“姚门四杰”的方东树、管同、梅曾亮、刘开才以扬宋抑汉为己任,其中对汉学提出系统批评的则是方东树。
方东树之后,宋学派有当涂夏忻、夏炯、夏燮,持论大体如方东树。曾国藩虽踵桐城学脉,而就其个人学术旨趣,已趋于汉、宋兼采。道咸之际,宋学派遂为学界汉、宋调和兼采者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