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

儒家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思想的合理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廉政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之所在。

儒家思想之所以长期流传并产生影响,基础在儒家思想内含丰富的廉政思想。如果没有廉政思想的支撑,儒家思想可能早已不复存在,更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儒家,从“政者,正也”的立论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为官从政、修身养性的原则和规范,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廉政思想。

儒家廉政思想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翻开儒家典籍,随处可见廉政的格言、警句,涉及方方面面。

儒家廉政思想在结构上具有完整性,是一个严谨、丰实的思想体系,具有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的功能。

儒家廉政思想在效用上具有超时代性,许多精辟论断超越了时空,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仍有其自身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主要内容一是“廉政先廉吏”。儒家学者普遍认为,廉政必先廉吏。因此,在儒家廉政思想中,大多主张把廉作为官吏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官员淡泊明志、慎独律己,做到“克己以廉”,提高自身克己奉公、反贪拒贿的素质。

如果说“以廉为本”的主张为儒家廉政思想奠定了理论基调,那么,“廉政先廉吏”的思想则反映了儒家的具体廉政方略,是“以廉为本”主张的具体化。

儒家思想家认为,大之于治国平天下,小之于修身齐家,知耻与否是衡量是非、忠奸、曲直的一个精神标尺,也是鞭策和鼓舞人们挺身而立的内在动力。

孔子以“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思想作为教导学生修身明德的标准。至于《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一说,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