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认为一个国家修己安人的次序,就是从每个人齐家开始的。
同时,儒家也为能够齐家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儒学中有很多关于齐家的思想观点。
齐家语出《礼记大学》。齐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齐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说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要治好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先从家族着眼,设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
悌属于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悌的含义包括敬重兄长、善事兄长,兄弟笃爱和睦以及友顺和睦。至亲者莫若骨肉,而手足之情,既长且久,当兄弟姐妹犹在之时,更要珍爱,相互勉励、扶持,切莫伤和气,毕竟一...
儒家的伦理学代表作《孝经》,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孝经》在我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
父慈子孝是说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父子是中华传统伦理中最重要的人伦关系。其正确的表现是父慈子孝。 父慈子孝,核心是人不分老幼,人格上一律平等。老的要像老的,小的要像小的,这是一幅家庭乃至社会的理想图。
《论语》开篇后第一句涉及勤俭节约的话是,要求国家节用而爱人,要求国家审慎使用财富,爱惜官吏百姓的人力。 《论语学而》篇第十则,是负责的两个弟子的对话,说孔夫子温良恭俭让,又提到了俭这一重要的美德。 第十四则,孔夫子又训诫学生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与今天大学按论文...
人生活在世间,不能离开社会,不能离开群众而独自生存。与社会大众相处的就是和睦。国家能和,再强的敌人也不敢轻易地欺侮。小而家庭、公司、社团,大至国家,只要做到和睦,就没有不兴旺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和为贵的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孔子既强...
子不教,父之过,本意上是指父亲对子女负有教育的责任,子女没教育好,父亲是有过错的。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尤其是对于儿子,父亲是儿子的模和镜。 父亲有责任从小给儿子授以做人的道理,帮他养成良好的性格,教他学会生存的本领,让他能身心健康地长大,比较顺利地溶入社会,走好他自己的路。
《围炉夜话》说:父辈兄长有好的行为,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长辈有不好的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 由此可知,长辈教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率领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 有道德的人行为若稍有超过或偏失,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一定无法容忍而群起攻击。...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