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儒学著作虽然很多,但比较有影响的不是很多,并且多为给儒家经典进行注解,没有太多真知灼见。
主要著作有《周易正义》《论语笔解》等。
《周易》也称《易经》,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正义》又称《周易注疏》宋版计13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定稿于653年是唐代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长其立于学官,也是易学史上除《经》、《传》以外的重要典籍。 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并对注文加以注解。 唐宋以来,历代科举取士皆...
《礼记正义》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华传统中化中影响至深至关的重要文献之一。汉代有郑玄曾为其作注,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都是古人对《礼记》的注释,是今人阅读研究《礼记》的重要版本。 孔颖达的这本《礼记正义》后来也成为儒家经典,是后人学习、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
唐贞观十六年,即642年,孔颖达、王德昭、齐威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 当时撰《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受命主持其事,诸儒分治一经。《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 《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合称《毛诗注疏》。此书内容取材之广和在唐...
《经典释文》,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唐代陆德明撰,共30卷。 该书首为《序录》,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次《周易》1卷、《古文尚书》2卷、《毛诗》3卷、《周礼》2卷、《仪礼》1卷、《礼记》4卷、《春秋左氏传》6卷、《公羊传》1卷、《谷梁传》1卷、《孝经》1卷、《论语》1卷、《老子》1卷、《庄子》3卷、《尔雅》2卷。 其中...
《中说》作者隋末大儒王通。目前研究王通哲学思想的主要依据为北宋阮逸所注释、刊印的《中说》,即今本《中说》,它是在唐本《中说》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唐本《中说》成书于王通死后,李翱之前,且应成书于王通的后代,据尹协理、魏明考证,成于王福畤之手的可能性最大。今本《中说》与唐代流传本《中说》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思想基本上是王通本人的思...
《五行大义》,594年萧吉写后献给隋朝皇帝的一本儒学著作,也被认为是关于五行的最重要的中古时代的书籍。 这本书讨论的科学问题比后来的任何著作都更多,而讨论的算命都更少。该书不仅是隋以前传统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也是研究我国整部五行思想发展历程的必读之书。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是古代儒生的必读书籍。《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0000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年号贞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才能有作为的...
《通典》,唐代杜佑撰,200卷,十通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书成于贞元十七年。《通典》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凡有1584条,正文约170万字,注文约20万字。 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
《原性》,我国唐代韩愈关于人性论的代表作。收入《韩昌黎集》杂著部。《原性》不赞成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也不赞成扬雄的性善恶混说,而发挥董仲舒的理论。 第一次明确提出性之品有三:上品性善,生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恶;下品五德都不具备,性恶。
《论语笔解》唐韩愈、李翱合撰。韩愈曾为《论语》作注,成《论语注》10卷,其注释时,先于卷端有所记录,李翱也间或与其讨论,并附书其间。 《论语注》书成,稿本遂为人所得,采摘《论语注》中的不载者,别录为二卷刊行。书中所注,以韩说、李说为别,大体以韩说为本,李说为辅,其说解时出新意。如释宰予昼寝,前儒多以...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