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伦理是儒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被古代封建统治者看重的一部分内容。
这里面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后来也逐渐成为封建王朝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的理论基石。
孟子告齐宣王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君臣臣,简单说,就是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很多人看见君,就容易联想到暴君、独裁、专制以至奴才、贱民。于是,君君就成了封建代表了,就成了腐朽思想了。其实,君就是主,就是领导者、首领而已。 其实传统思...
《论语颜渊》第十二写道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孔子教导他,一个好的社会,国君应该做好国君的角色,臣子要做好臣子,父亲做好父亲角色,儿子做好儿子的角色。 齐景公懂了,回答说,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国家就一团糟,就是有饭,我也吃不上啊! 孔子其实在倡导人人要敬业爱岗,各个机构要履行好自...
在古代宗法社会中,作为男人的丈夫,当然要负起比妻子更大的责任,称为一家之主。但我国古代又有一个传统,就是男主外,女主内。 就是男人在对外关系上,是一家之主,是发言人。但家庭的内部事务,都由女人处理,俗称内当家。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五伦,即古人所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书中记载,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 最后由孟子在整理和总结我国以往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这五种基本的道德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范。 《孟子&mid...
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把仁列入五常之中。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
义是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作的。 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 什么是义呢?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义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部生命智慧的源泉。正义体现着人与自然互动产生的全部人类文...
儒家把礼列入五常之中。礼在《论语》中的含义包括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 礼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其内涵和作用是十分丰富的。大则可以经天纬地,以正天下国家。小则可以修身立命,养生送死。实在是一门即重要又实用学问。 ...
儒家把智列入五常之中。以智慧的多寡分类,人有上智、中智与下愚三种:上智的人清醒地过一辈子,多数都能达成抱负和宿愿,一生了无遗憾。 下愚的人糊涂地过一辈子,无成就也无大错,通常也能平顺地度过一生。唯独中智的人可以清醒,也可以糊涂,一生的历程可好可坏;有人成就非凡,有人一败涂地,个人一念之间的抉择。 关于智慧等级...
儒家把信列入五常之中。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 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
《围炉夜话》认为:家中的老小都依靠自己生活,自己是否曾经去体会他们心中的情感和需要呢?读书人在衣食上完全凭着他人的生产来维持,是否曾也让他人也由他那里得到些益处呢? 我为人人的意义何在?家中幼对自己的倚赖,并不仅是衣食上,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 衣食只能满足肉体,而不能及于心灵,要使他们心灵上感到满足,情感上获得幸福,...
诗人郭小川《登九山》诗说道:历史老人最为严明,不过也有时过分宽厚;他让光明长存千秋万代,偶尔也容忍黑暗抬头。 《围炉夜话》说道:对待他人应该宽大,唯有对待子孙不可太宽大。礼节要周到,唯有在办婚事时不必大肆铺张。
克孝就是能够尽孝道。《围炉夜话》写道:古来能够尽孝道的人很多,然而独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乃是因为虞舜他们能在孝道上为人所难为之事。 在儒家看来,能尽孝道的人固然多,但是,像舜那般受子种种陷害,仍能保有孝心的毕竟少见。 舜的父亲瞽是个瞎子,舜的母亲死后,瞽续弦生了象,由于喜欢后妻之子,因此,时常想杀死舜。 有一天,...
以我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来说,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即是才德全尽称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儒家对止于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儒家的。 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儒家认定的尧舜禹等圣人却受到诸子百家的公认。 其实将儒家和诸子百家对圣人的理解汇总起...
我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君子指的是才德出众的人。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 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孔子认为: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