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明时期儒学的蓬勃发展想对应,这一时期的儒学著作也很多。
在儒学经典方面,有《五经大全》、《四书大全》等,在子学领域有《性理大全书》、《理学类编》等有影响的作品。
明太祖洪武年间,解缙上书,建议上接唐、虞、夏、商、周、孔,下及关、闽、濂、洛,随事类别,勒成一经,作为太平制作之一端。 此次所修的一共3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合称三全,这是官修理学的开端。三全的修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原来为两部,又称二书。 一部为《五经四书...
在明朝的三部《大全》中,《五经大全》的卷帙最多。共计有《周易大全》24卷,《书传大全》10卷,《诗经大全》20卷,《春秋大全》70卷,《礼记大全》30卷,共154卷,几乎占三部《大全》260卷总数的三分之二。 由于诸经分纂,原书卷帙不少,但合起之后便十分庞大。《五经大全》所据经注,例如《周易大全》采用《伊川易传》和朱熹《易本义》;《书传大全》依蔡...
《性理大全》,明朝的三部《大全》之一,理学文集,70卷。明朝胡广等42人奉敕编撰。明永乐十二年开编,次年九月完成。 胡广,字光大,号晃庵,明建文二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主持编写《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 《性理大全》在编辑上是先列正文,后置各家之说,以卷编次。所采宋儒之说...
《周易集说》为元初道士俞琰撰。该书草创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完成于至大四年,费俞氏毕生之精力。时人孟淳、李克宽、白挺、张英、颜尧焕等皆甚推崇。 俞琰由卦象伸发义理,非以一卦说一理。他每并卦取义,即以两卦互并,倒转反对,释象说理。如释《姤》与《夬》,称《夬》卦上六之爻倒转即成《姤》卦初六之爻。 又称《升》与《萃...
《易本义附录纂疏》,共有15卷,元初胡一桂撰。胡一桂的父亲为宋朝胡方平,胡氏一家以《易》传家,故胡一桂自幼即玩味《易学》,秉承家学,多有所得。 后来,胡一桂是编注《易经》以朱熹《本义》为宗,取文集语录中凡有关于《易》者附之是为附录。取诸儒《易》说合于《本义》者纂之。称之纂疏。 书中内篇分三不部分:举要,以发辞变象占之义。...
《古周易订诂》,共16卷,明代何楷撰。何楷天启五年进士,他博综群书,尤邃于经学。著有《诗经世本古义》等。 何楷认为古代经、传各为一书,古《易》分为上下二篇,孔子作传释经,也随经而分,称之《十翼》:上《彖传》一、下《彖传》二、上《象传》三、下《象传》四、上《系辞传》五、下《系辞传》六、《文言传》七、《说卦传》八、《序卦传》九、《...
《春秋左氏传补注》共10卷,元代赵汸撰。赵汸为元末著名学者。他治《春秋》尊从其师黄泽之说,以《左传》为主,注解则以杜预为宗,《左传》有论及不到的,就以《公羊》等其他诸传记本补充。 全书在传注得失上,辨释均较精审,不仅有补于杜预的注解,有功于《左传》,即使圣人不言之旨要,它也得灼然可见,被称为诚乃《春秋》家持平之论。
《大学衍义补》,阐发《大学》经义,论述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儒学著作,明代丘浚著。 《大学衍义补》的成书过程:《大学》为儒家经典,汉时杂入《礼记》之中,宋时人始大力表彰,列入《四书》。 宋儒真德秀作《大学衍义》,发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诸义,但缺治国平天下部分。进入明代,丘浚博采六经诸史百家之文章,加...
《鲁斋遗书》共8卷,《附录》2卷。元代许衡撰。许衡,号鲁斋,故以名集。许衡一生既是元代大儒,又一直高官在身,道学君子位居相位者。 此编是他一生著述的汇总,由其七世孙婿郝亚卿初辑,河内教谕宰廷俊继成,何塘为之做序,嘉靖四年山阴萧鸣风校刊于开封。萧鸣风作序,初名《鲁斋全书》,但因先生之书,尚有散佚,不敢称全,遂终以遗书为名...
《周易》以象、辞含义理,以阴阳变易显示自然界和人世问万事万物的要义,精心体味其中三昧,让思维从事物表层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周易》为群经之首,是我国经学高深的一门学问,也是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周易原旨易源奥义》为元人解《易》著作之一,其学本于程颐,常就卦体解释卦义,重点在阐释义理,...
《文献通考》,是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自《经籍》至《物异》等5门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 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马氏著此《文献通考》,在《自序》中反复说明,一方面为...
《读书录》,共22卷,明代哲学家薛瑄的重要著作,是薛瑄一生读书、讲学的笔记,编成于景泰七年以后。 《读书录》所讨论的虽是程朱理学中的问题,并推崇朱熹,但对朱熹思想作了修正和发展。在理气、道器、太极、阴阳的关系问题上,薛不完全同意朱熹的观点,而主张理在气中,道在器中,太极在阴阳中的说法。 书中提出人性问题上他完全接受了朱熹...
《困知记》,明代哲学家罗钦顺的重要著作,他仿照张载著《正蒙》的方式写成,书名取自《论语》中困而知之一语,意指苦心钻研所得。 全书共分6卷,完成于作者一生中的最后20年,是罗钦顺哲学思想的总结。其中,《困知记》两卷,成于嘉靖七年,《困知记续》两卷,分别完成于嘉靖十年、十二年,《三续》、《四续》各一卷,《四续》完成于嘉靖二...
《大学问》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研究《大学》的定型之作。《大学问》的文化前提是《论语》、《中庸》、《大学》及《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心性之学。 在这一前提下,王阳明具体展开了对朱子学的批判性反思。在其思想文化前提的作用下,在反思朱学过程中,王阳明确立起了自己的哲学立场、哲学逻辑及观点,即《大学问》所集中表达出来的、作为王学最高发展的...
《传习录》,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传习录...
《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明代王阳明撰,明代谢廷杰辑刊。 全书收入守仁所著《传习语》3卷、后附《未子晚年定论》,为徐爱辑、钱德洪删定;《文录》五卷,皆杂文,其中有《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涉及经学;《别录》10卷,多为公移文;《外集》7卷,为诗与杂著;《续编》6卷,为《文录》续编,都是王阳明死后,钱德洪搜辑整理...
《雅述》,明代哲学家王廷相的重要哲学著作。书分上、下两篇,成于明嘉靖十七年四月,同年十月由后学谢镒刻印。 书中着重阐述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批判了天人感应论。 《雅述》和王廷相的另一部著作《慎言》一样,向为明清儒学学者所重视。黄宗羲、王夫之等著名思想家都受它较大的影响。
《明道编》共6卷,明代黄绾撰。黄绾曾撰《久庵日录》8卷、《习业录》4卷,嘉靖二十六年其子黄承德将二书合并,刻成《明道编》12卷,今所存6卷,为黄绾晚年所手定《日录》6卷,其他已佚。 《明道编》为黄绾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黄绾一生学术思想的观点在此书中均有反映。黄绾初受学于谢铎,信宋儒之学,后追随王守仁,晚年又背叛王学。 黄绾曾对王...
《学蔀通辨》,后世有多个版本,内府藏本有12卷,明代陈建撰。 《学蔀通辨》主要以佛与陆、王为学之三蔀,分前编、后编、续编、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而采取《朱子文集》、《语类》、《年谱》诸书以辨之。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6卷。 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的《续焚书》。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藏书》,经传体历史及史论著作,共68卷,明代李贽所作。《藏书》分为《世纪》和《列传》两部分,主要取材于历代正史,系历史人物评传。 其中,《世纪》讲述的是朝代的更替以及帝王个人的活动。有些人物虽从未称帝,但曾号令一方,也列入其中,如陈胜、公孙述等。 记叙的顺序是根据时代而定,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
《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著。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之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吕坤所著的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呻吟语》全书共6卷。 前3卷为内篇,后3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17篇。 涉猎广泛,体悟性强。反映出作者对社会、政治、世情的体验,对真理的不懈求索。其中闪烁着哲...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