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然而这一时期的儒学仍然得到了发展,明显的标志是儒学得到广泛传播与普及。
这自然和入学在这一时期的一些特点有关,尤其明代后期崛起的阳明心学更是受到朝野上下的认同。
元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它很重视儒学。元朝建立不久,统治者便不得不与汉族士人结合,借鉴中国传统的统治方法和意识形态,以巩固自已的统治。于是儒学在元朝便自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早在成吉思汗从欧洲回师东向,征战中原的时候,蒙古统治者就注意网络汉族知识分子或已严重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以为己用。 像耶律楚材、元好...
明代又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期。明朝初年,朱元璋建立天下后,继续推行儒学,规定以八股取士。在意识形态上,把朱熹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这使程朱理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学术思想开始转向,阳明心学开始崛起。当时以王阳明为中心,提出了格物论、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等理论,建立了心学...
科举制度是古代王朝的一种读书为官制度,而科举又多以儒学经典为主,因此,科举的实行对儒学影响很大。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在元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方面,程朱理学取得了科举考试的正统地位。 元代规定,考生答题时,《诗经》采朱注,《尚书》用朱熹门人蔡沈之说,《周易》主程朱之说,...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监生大体有四...
陆王心学,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至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
阳明学派,简称心学,是指明代中后期思想学术领域中以王阳明哲学思想为宗旨的一个著名流派。因创始人王阳明为浙江余姚人,故又称姚江学派。 明代中期,王阳明在从政期间,始终从事讲学,传播他的致良知之学,他的心学思想,在当时思想学术领域风靡一时。 他的弟子也陆续出版了他的语录、文集。王阳明去世后,他的...
粤闽王学,阳明学派的一个分子,代表人物有方献夫、薛侃,主要学者还有杨骥、周坦等。该学派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 又提出认识人应从可见可闻人手。在社会伦理观方面,粤闽王学提倡舍生取义。儒家这种舍生无欲与佛老不同。即儒家舍生是不借以最大代价履行社会义务,而佛老的空无是逃避社会责任。 粤闽王学的主要著...
浙中王学,指与王阳明在同郡,即今宁波和绍兴的王学传人所研究的王学。浙中王学的代表人物是王阳明的两个著名大弟子王畿和钱德洪。 王、钱两人都曾放弃过科举考试,专心就学王阳明,并成为王阳明学说的主要诠释者,被当时称为教授师。 王阳明在世时他们对师说已有分歧。在王阳明去世后,他们之间的互相批评责难更加激烈。因此,浙中...
江右王学,指明代江西地区的王学传人。江右王学的代表人物为邹守益,字谦之,号或廓,江西安福人,学者称东廓先生。其他主要人物还有委木、刘邦采、王时槐等。 江右王学与钱德洪等人一样,讲学以宏扬师说、传授王学。邹守益认为宋代理学家周郭颐的主静,程颐、程颢的寡欲,以及思孟的戒惧,皆致良知的名。 ...
泰州学派,我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创始人王艮,明代哲学家,人称王泰州。泰州学派的信徒有上层官僚地主、知识分子、还有下层劳动人者。他们大都致力于封建道德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规劝人们安分守已,息事宁人,因此泰州学派一度受到朝廷的青睐,成为晚明...
东林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的一个以讲学与议政相结合的著名学术流派。因该学派的创始人顾宪成、高攀龙等学者在地处江苏无锡城东隅弓河畔的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和读书,故得名。 东林学派的形成,是15世纪后半叶以来社会危机发展的结果,是在农民起义和新兴市民反封建斗争的震荡中产生的。 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一部分在朝官吏...
前后七子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14人,标榜所称的复古,这种复古,实为拟古。 这群作家凭著少年锐气,起身反抗明代实现八股文取士,导致牵制士人的思想,迂腐不通,以及台阁体作家的作品,雅正有余,生气缺乏。从他们提倡的口号,可知他们推崇并模拟的对象是秦汉时代的古文与盛唐的诗歌。
唐宋派,明代中叶文学流派。该派别受王阳明等人的哲学思想影响较大,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 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 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
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县人而得名。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 公安派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拟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
儒释之辨,宋明理学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王阳明通过揭示心之内涵及心意关系对儒释之辨作了深刻说明。 基于良知应感起意而又不执着于意的特征,王阳明认为儒释两家在形上本体方面没有不同,都是虚灵的心之本体。 儒释的差别在于佛教一念执着障碍了心之本体的感应之功,从而堕入虚寂,不能如儒家一样肯定世间价值。王阳明的儒释之辨,在理论上最...
复社,明末文社。崇祯二年成立于江苏吴江,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 主要领导成员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又曾同窗共读,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
格物致知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这句话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
四句教,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
明武宗正德三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称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解放东路867号,也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
姚江书院,明崇祯十二年,即1639年,余姚人沈国模、管宗圣、史考咸讲学于半霖,因建义学,祀先贤王阳明,取名姚江书院。 姚江书院重自由讲学之风,弘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为姚江学派活动中心之一。书院组织严密,规章制度完备,月有会,会有讲。书院强调进德修业,力求言行一致,反对趋炎附势。 姚江书院有院规六条:1.为学必须...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